故事大全-99故事网

故事大全-99故事网

http://www.99gs.net

菜单导航

翠湖“九巷十三坡”:在城市烟火气中寻到春城文脉

发布时间: 2023年05月26日 10:13:08

五华区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传统文化区和城市核心区,“城拥山水”的五华汇聚了昆明市76%的历史文化遗迹。走进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相融相生的环翠湖周边历史文化景观带,理一理翠湖“九巷十三坡”的“前世今生”,在城市烟火气中寻到春城文脉。

翠湖“九巷十三坡”:在城市烟火气中寻到春城文脉

“三山一水”昆明之所以是昆明

提起昆明,很多人会想到“春城”,“天气常如二三月,花枝不断四时春”是对春城最好的注释。

“四时如春”离不开昆明三面环山、南濒滇池的格局助益。老昆明城北靠长虫山,东临金马山,西近碧鸡山,南朝五百里滇池,形成大“三山一水”格局。老昆明城以五华山为中心环城修建城墙,城墙内的区域便是昆明主城,也就是如今的翠湖周边一带,翠湖与五华山、螺峰山、祖遍山形成小“三山一水”景观。大小“三山一水”成为昆明城市营建和山水文化的核心要素,历经发展变革,逐渐发展成今时今日的现代化都市。

翠湖“九巷十三坡”:在城市烟火气中寻到春城文脉

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

提起昆明,很多人会想到翠湖,它是汪曾祺笔下“昆明的眼睛”,他说,“没有翠湖,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”。

翠湖的美在于景,更在于文化底蕴。一池翠湖水,半部昆明史,翠湖及周边是昆明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,翠湖周边的坡巷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昆明人的生活记忆,浸染着一段又一段岁月流过的沧桑痕迹,其中的“九巷十三坡”便是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的休闲去处,在这里,他了解到一个烟火气和文化气十足的昆明城。

翠湖“九巷十三坡”:在城市烟火气中寻到春城文脉

丁字坡、贡院坡、小吉坡、先生坡……一砖一瓦描摹历史沧桑,桑梓巷、仓园巷、文林街……一木一石承载岁月情怀。走进“九巷十三坡”,在历史文脉和现代文化的交融之间,探一探“九巷十三坡”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
何谓“九巷十三坡”

“九巷十三坡”这一说法可追溯到明清时期,据史料记载分析,“十三坡”的确切划分是在明清时期,而“九巷”的确切划分可追溯到清朝及民国时期。“九巷十三坡”中的“九巷”为丁字坡、贡院坡、小吉坡、先生坡、西仓坡、仓园巷、沈官坡、桑梓巷和荩忠寺坡。“十三坡”为丁字坡、贡院坡、小吉坡、先生坡、西仓坡、沈官坡、荩忠寺坡、北仓坡、学院坡、篦子坡、永宁宫坡、牛角坡、熟皮坡。翠湖周边虽有“九巷十三坡”一说,但根据史料考证,“九巷”和“十三坡”多为重叠——其中丁字坡、贡院坡、小吉坡、先生坡、西仓坡、沈官坡和荩忠寺坡七条街巷既属于“九巷”又属于“十三坡”。

随着岁月变迁,众多关于翠湖周边“九巷十三坡”的确切位置和命名出处信息已逐渐模糊,不少信息补充有赖于民间的口口相传而得以流传延续至今。目前一些街巷已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发展,渐渐隐没于市井之中,成为了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,但也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了属于昆明的独家记忆。

人文气息历久弥新

在近百年的时间里,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构筑起了“翠湖文化圈”,品一品部分“九巷十三坡”的名字由来和含义,人文气息尽显,春城最大的“翠湖IP”可见一斑。

贡院坡,因旧时居住在文林街、青云路(今文林街靠翠湖方向临近青云街一段)以及周边的考试人前往贡院都会经过这个坡而得名。先生坡,则是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时期,有不少教授、作家、诗人、学者住在这里,附近的居民眼里这里住满了“先生”,久而久之便被叫作“先生坡”。藏匿于市井之中的西仓坡,曾有部分院落作为西南联大教师的宿舍,闻一多先生曾居住于此。除此之外,因清康熙年间在坡南侧的积善街修建了“云南提学使署”而得名的学院坡,作为清朝时期文人到贡院参加考试必经之路的丁字坡,浓郁的人文气息历久弥新。

老街老巷:最是人间烟火处

市井街巷,最是人间烟火处,很多的昆明记忆存留在市井小巷之中。庆幸的是,任岁月沧桑变化,“九巷十三坡”的那份市井烟火气一直都在。

在这里,有临近菜园和大西仓粮仓得名的仓园巷;有因靠近北城门小惠仓粮仓而得名的北仓坡;有聚集许多手工制皮作坊而得名的熟皮坡;有取自“佳言吉语”一词,祈盼生活安定、事业昌盛的小吉坡;有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中“维桑与梓,毕恭毕敬”的桑梓巷。小小的坡巷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,在一代代传承中保留了下来。

热门标签